第535节(2 / 2)
,每年的耕作支出占据了太大的比例。
而取缔庙堂组织的屯田制,改用租种的方式,虽然会降低直接收入,但是同样也减掉了很多的成本,庙堂不用再给百姓们提供各类的东西,也不用维持那么庞大的屯田体系,而且省去很多环节,贪污腐败就没有了那么多的空间。
从正元四年开始,曹魏全面废除屯田制,对公田采用租种的办法。
曹髦对鲁芝还是挺信任的,王昶又说起了关于公田的其他事情。
“在胡将军之后,各地的刺史们也都先后开始了对公田的测量和调查,随即发现了大量被占据的公田,已经有超过了八位郡守被问罪被占据的公田数目到现在还没有计算完成。”
王昶说着,忽然起身,朝着曹髦大拜。
“陛下,臣管教不严我的族人竟也有收购公田的情况,我已经下令将他们抓捕,让他们交出所有的土地作为赔偿,老臣”
王昶看起来很是难为情。
曹髦抿了抿嘴,如果各地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就是当今庙堂里这些出身显赫的大族们,几乎没有一个能逃脱的,大概都参与了类似的事情。
这在大族之中可能都不算是违法行为,是私下里的共识,从文皇帝开始,庙堂对这些事情就不是那么的在意,对大族的行为采取默认的方式。
明皇帝时期倒是想要整顿一下,可是很快就放弃了。
曹髦现在大概明白了明皇帝会放弃的原因,涉及的人太多了。
倘若铁了心,谁碰公田谁死,那曹髦的心腹们就要被杀的干干净净。
都没有人为他治理天下了。
曹髦总不能只用张华,王经这样的寒门出身的人来做事吧?
看到曹髦的脸色不太好看,王昶也是忍不住说道:“陛下,这地方上的事情,实在是难以处置”
“好了,归还便好,无碍。”
曹髦这才开了口,脸色不再那么的严肃,总有一天,他所仰赖的这些大臣们,可能也会站在他的对立面,当他开始全面的制裁这些大族的时候
不过,目前还不用考虑这些问题。
王昶又说起了其他部门的工作。
这段时日里,除却农部之外,最繁忙的部门依旧是吏部。
吏部完成了对上一年政绩的考核,按着钟会所做出的考核标准,又是提拔了一大批的实干之才,而责罚了那些不及格的官员。
钟会的竞争制看起来有些残酷,但是确实很好的激励了地方的官员们,让他们不敢怠慢,但是,也出现了恶意刷政绩的情况,对这样的情况,吏部也没有手软。
每年都有不少官员往枪口上撞,曹髦都见怪不怪了,而稍微让曹髦感到欣慰的是,人数越来越少了。
郑袤在这些时日里做的可是相当的出色,嗯,他的爵位也该升一升了。
而重头戏,则是来自于礼部。
就在曹髦离开的这段时日里,裴秀也在全力操办并州的大事,他派遣了礼部的几个尚书郎前往当地。
据说那些尚书郎们到现在还不曾回来。
五部帅
并州。
晋阳,刺史府。
南匈奴的五部统帅正坐在此地,他们的穿着也不算太统一,风格各不相同,看向彼此的眼神也绝对不算友善。
匈奴原先就是个众部族的联合体,后来才发展成同一个部族,可尽管如此,匈奴内部依旧有着很多保持了原先风俗的部族,其中一些部族若是迁徙离开,就会变成新的集体,抛弃匈奴之名。
匈奴的部族极多,每一个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彼此之间或亲近,或仇视,其实内部矛盾比曹魏这里还要精彩。
别看他们总人口只有几十万,却分出了如屠各,鲜支,寇头,乌谭,赤勒,捍蛭,黑狼,赤沙,郁鞞,萎莎,秃董,勃蔑,羌渠,贺赖,钟跋,大楼,雍屈,真树,力羯的部落。
后来有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叫石勒,他是羯人,而羯实际上就是匈奴的一个别部,也就是羌渠部,后来这个部族迁出了匈奴,发展出了单独的部落。
大魏境内诸胡里,羌和南匈奴的汉化程度较高,尤其是南匈奴,因为他们有着更紧密的组织联系,而不是羌胡那样的各自为政,故而他们的领袖跟曹魏政权有着更亲近的联系,就目前的这五部帅,都是刘姓。
他们的孩子和部分首领也是刘姓,他们已经不只是能说出流利的雅言,甚至是达到了治经的地步。
而羌人就做不到这一点,反正是没听说过哪个羌人能治经成名士的。
屋内没有外人,就只有这五位首领,刘豹也是坐在了其中。
↑返回顶部↑